美联钢结构建筑系统(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联股份”)再次踏上上市征程,目标直指港交所,申万宏源香港担任其保荐人。然而,在冲击IPO的关键时刻,公司却面临着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的窘境,业绩压力不容忽视。更引人关注的是,在业绩承压的同时,美联股份却进行了大额分红,这一举动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事实上,美联股份的上市之路可谓漫长而曲折。早在2014年,公司就曾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申请,并于2014年5月和2016年3月两度更新招股书。然而,2017年4月的首发上会却遭遇了滑铁卢,证监会要求其补充说明主营业务收入大幅波动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未来经营业绩是否存在大幅下滑的风险等问题。最终,美联股份未能通过发审委的审核。
2017年6月,证监会官网公布了18家未通过发审会的IPO企业情况,美联股份赫然在列。其被否的原因在于“发行人收入、毛利率波动较大,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较大差异;2016年发行人在收入取得较大增长的情形下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减少。”
2023年11月,美联股份再次尝试,与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书面辅导协议,向北交所发起冲击,并进入辅导阶段。
尽管上市之路坎坷,但美联股份在行业内仍占据一席之地。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3年收入计,美联股份于中国预制钢结构建筑市场的工业领域中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4.4%。
然而,从业绩数据来看,美联股份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2022年至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分别为19.03亿元、14.53亿元,期内利润分别为8770.6万元、6213.2万元,呈现下滑趋势。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8.85亿元,期内利润4660.9万元,而上年同期,公司实现收入11.55亿元,期内利润5223.5万元。对比之下,业绩下滑态势更为明显。
根据收入确认模式和运营特色,美联股份的业务主要分为三个类别:(1)预制金属建筑解决方案;(2)专业工程总包;及(3)工业环保装备。
在报告期内(2022年-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预制金属建筑解决方案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分别实现营收17.71亿元、12.94亿元、7.37亿元,占同期收入比例分别为93.1%、89.0%、83.3%。
同期,专业工程总包实现营收分别为1亿元、8991.4万元、8063万元,营收占比分别为5.3%、6.2%、9.1%;工业环保装备实现营收分别为3182.1万元、6938.1万元、6761.3万元,营收占比分别为1.6%、4.8%、7.6%。
对于主营业务“预制金属建筑解决方案”的营收变动,美联股份解释称,2023年该项目收入同比减少主要是由于2022年完成若干大型项目的大量建筑工程所致。同时,该项目收入由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的10.6亿元减少至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7.37亿元,主要是由于公司在不同期间的预制金属建筑解决方案项目流程订有不同施工时间表的影响。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业绩下滑的同时,美联股份却进行了大手笔分红。2022年、2023年,公司分别宣派股利约2040万元、1920万元。
美联股份的实际控制人为陈博彦和陈嘉琪兄妹,二人均为外籍人士,陈博彦为加拿大国籍,陈嘉琪为美国国籍。公司由博盛国际持股70.9%,博盛国际由陈博彦和陈嘉琪分别持有70%和30%的权益。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设有上海向联和上海昕联展两个员工持股平台,分别持有公司约2.2%的权益,且由作为执行事务合伙人的陈嘉琪管理。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博盛国际、上海向联和上海昕联展合计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约75.3%。
综上所述,陈博彦、陈嘉琪、博盛国际、上海向联、上海昕联展构成了公司的一组控股股东。
招股书显示,美联股份的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区,分别是:上海市、江苏省苏州市和广东省江门市。
报告期内,公司预制金属建筑构件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28.0%、88.1%及85.0%;工业环保装备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0.9%、72.7%及106.2%。
针对预制金属建筑构件的产能利用率变动,美联股份解释称,2022年产能利用率高达128.3%,主要是由于生产计划密集所致,特别是在1月份,公司在中国新年节日前后安排了额外的运作时间,以完成关键的项目里程碑。
同时,美联股份表示,自2023年以来,预制金属建筑构件的生产压力有所缓和,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的产能利用率的下降与其他业务类别的增长相符,尤其是工业环保装备,有关业务的增长使公司生产活动更加多元化,并令生产资源的使用更为平衡。
本次IPO,美联股份计划募集资金用于以下几个方面:资本投资,包括兴建生产设施及购置设备,以提升公司的生产能力及运营效率;拨付与新项目有关的预付费用;加强公司的销售和市场营销发展;选择性收购及投资,旨在加强公司的供应链及提升技术能力;增强公司的研发能力;以及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以支援日常运营及维持财务灵活性。
就兴建生产设施及购置设备而言,招股书详细介绍了公司的扩张计划,包括扩建升级现有生产设施及于东南亚的扩展计划。
美联股份指出,公司正扩充和升级生产设施,以提高优质产能。公司目标于2026年底前完成扩建升级,将预制金属建筑构件及工业环保装备的年产能分别提高50000吨及2000吨。扩建升级生产设施的资本开支总额估计约为5020万元。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港湾商业观察》表示,如果未来市场需求不足或市场竞争加剧,预制金属建筑构件产能利用率可能进一步下降。其一,预制钢结构建筑市场虽然整体呈增长趋势,但受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市场需求可能不稳定;其二,预制钢结构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头部企业市场份额争夺激烈,可能导致市场饱和度增加;其三,尽管预制钢结构建筑市场增长迅速,但其在中国建筑市场的渗透率仍较低,行业扩张可能放缓。
美联股份表示,东南亚经济增长迅速,预制钢结构建筑需求持续攀升,是公司国际化战略的重点区域。为抓住这一增长潜力,公司计划寻求在区内设立本地生产设施的机会。
往绩期间,公司与东南亚地区实现收入分别为247.8万元、4670.9万元、1.73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0.1%、3.2%、19.5%。
目前,美联股份的大额收入仍然来源于中国地区。各期,公司于中国实现收入占同期营收比例分别为97.8%、91.9%、72.0%。
柏文喜指出,东南亚地区经济增长迅速,预制钢结构建筑需求持续攀升,是公司国际化战略的重点区域。扩展东南亚市场有助于公司抓住这一增长潜力,实现业务多元化。同时,通过在东南亚设立本地生产设施,公司可以更好地服务当地市场,降低运输成本,提升市场响应速度。另外,在国内市场面临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东南亚市场的拓展可以为公司提供新的增长点。
“但另一方面,东南亚业务扩展也存在一定挑战。尽管东南亚市场增长迅速,但当地市场竞争也较为激烈,可能面临来自其他国际企业的竞争;且东南亚各国政策法规差异较大,公司需要适应不同国家的建筑标准、环保要求等;同时,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商业习惯可能导致公司在运营管理上面临挑战;此外,尽管市场整体呈增长趋势,但实际增速可能低于预期,导致公司投资回报不及预期。”柏文喜详细指出。
美联股份的客户涵盖各行各业,包括汽车、机械、电子、制药、化工、建材、饮食和电子商务物流等。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分别服务91、98和71名客户。
报告期各期,五大客户的应占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约77.7%、64.6%和53.5%,而最大客户的应占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约64.8%、43.1%和31.2%。
招股书对最大客户的介绍为,在中国注册成立的集团公司,其主要业务横跨汽车、电子、新能源及铁路运输各大产业。
美联股份指出,于业绩期内,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集中度持续下降,反映公司在客户群多元化、引进新客户和减少依赖一小撮主要客户方面的战略工作。这些结果与公司在跨行业和地区扩大市场占有率和扩展项目组合方面采取的审慎方针一致。
2023年,最大客户对收入的贡献降至43.1%,符合其在国内扩展的步伐。成功引进新客户和履行回头客户合同(包括获授长期客户的额外项目)进一步推动这一转变。这些发展足证公司不仅有能力挽留长期客户,亦能通过提供更广泛的服务扩大合作关系。
此外,2022年、2023年,客户B既是美联股份的五大客户之一,同时也是其供应商之一。
美联股份向客户B主要采购公司的员工制服。报告期内,公司向客户B提供专业工程总包服务所产生的收入分别为1亿元、6217.2万元、40万元,公司同期向客户B的采购额为10万元、1.3万元、1.3万元。
与此同时,美联股份的供应商网络主要由原材料供应商、劳务分包商和外协供应商组成,每一名供应商均对支持公司的运营和项目专项要求至关重要。
报告期各期,五大供应商的采购款项分别占总采购额的约26.0%、25.6%和31.5%,而最大供应商的采购款项分别占总采购额的约8.8%、8.1%和11.7%。
随着市场接受度和投资的增加,DOGS代币的表现可能会在2025...
Solana近期表现低迷,价格持续下跌,引发市场担忧。著名加密货币分...
这篇文章介绍了一种名为”跨平台加密货币套利”的赚钱方法。作者声称,通...
近年来,Pi币因其洗脑式宣传和社区的盲目追捧而备受关注。本文将深入分...
近期,$SCR代币即将解锁,引发市场热议。该项目固然前景可期,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