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旨在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市场化,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该通知的核心思路是:价格市场化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存量增量项目分类施策,政策统筹协调。所有风电、太阳能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原则上都将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格。同时,通知建立了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对存量项目,衔接现行政策;对增量项目,通过市场化竞价确定机制电价。
具体措施包括:完善现货和中长期市场交易机制,鼓励长期购电协议,健全绿色电力交易政策;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对纳入机制的电量,市场交易均价低于或高于机制电价的部分,由电网企业进行差价结算;存量项目机制电价与现行政策衔接,增量项目机制电价通过市场化竞价确定,电量规模则根据国家新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动态调整。
通知强调各地要加强组织落实,协调解决改革中的问题,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强化政策协同,确保改革平稳推进。同时,国家将根据新能源技术进步、电力市场发展等情况,不断完善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制度,适时评估优化机制,最终目标是实现机制的退出。
记者采访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进一步解释了改革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对终端用户电价和电力行业的影响,以及国家将如何组织实施改革方案。改革旨在解决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问题,在确保新能源项目合理收益的同时,促进新能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